文|青眼
日前,南京杏璞庄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:杏璞庄园)与当事人王凯的一则纠纷案结案,杏璞庄园被“限高”,同时成为被执行人。青眼调查了解到,王凯与杏璞庄园存在多起纠纷,无一例外,河北康正药业有限公司(下称:康正药业)也同为被告。
据了解,康正药业曾因生产的杏璞儿童霜检出违禁成分被禁业。而据青眼梳理发现,自2021年以来,禁业的化妆品企业直接被淘汰出局,而禁业对象为法定代表人的企业,它们的化妆品许可证过期、产品备案注销……也基本告别化妆品行业。
品牌方被“限高”,生产商同为被告且曾被禁业据桂林七星区人民法院发布的公告,王凯与杏璞庄园买卖合同纠纷一案,立案日期为2023年1月11日,杏璞庄园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限给付义务。由此,在2023年2月2日,该法院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第二百六十二条和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》第一条、第三条的规定,对南京杏璞庄园单位采取限制消费措施,限制该单位及该单位法定代表人鲁萍,不得实施相关高消费,以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。
▍截自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法院发布的文件
同时,针对该案件指定的给付义务,杏璞庄园全部未履行,这违反了财产报告制度,5月18日,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其列为失信被执行人,执行法院为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法院。据了解,杏璞庄园未履行的金额为27013元。
另外,据企查查显示,杏璞庄园相关司法风险达9条,曾因产品责任纠纷、买卖合同纠纷、侵害商标权纠纷等,被多位经销商等公司告上法庭。
据青眼调查,在有关王凯与杏璞庄园产品买卖合同纠纷、产品责任纠纷中,除该公司外,江苏四季草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四季草本”)及康正药业也同时为被告。
譬如,在2022年4月,王凯与杏璞庄园的一则产品责任纠纷案件中,原告王凯要求四季草本退回货款3936元;二、三被告杏璞庄园、康正药业赔偿被告检测费用400元;同时,三被告赔偿原告39360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1年12月,康正药业曾因在生产的儿童产品中检测出违禁成分本维莫德(苯烯莫德),被处以吊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、取消化妆品备案、10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化妆品备案,或者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、法定代表人被终身禁业的处罚。而在其生产的违规儿童产品中,其中一款即是杏璞修护霜(儿童型),主体公司为杏璞庄园。
青眼进一步调查发现,康正药业虽然已退出化妆品行业,但该公司的其他业务仍正常运转,如2022年9月备案了多款消字号产品。
青眼在淘宝上搜索“杏璞霜”,发现相关产品有不少,主要是一些母婴旗舰店在售,以及杏璞霜官舰店、杏璞南京官舰总店、杏璞官营店等。
备案注销、限高、经营异常……禁业即出局2021年1月1日,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》正式实施,其中禁业限制、处罚到人的处罚方式引发广泛关注。根据新规,对于情节严重的违法情况分别处以5年内禁止、10年内禁止、终身禁止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处罚。
据青眼不完全统计,自2021年以来,化妆品行业已开出至少13张“禁业令”,涉及企业主体、法定代表人、公司股东、生产负责人、质量安全负责人、化妆品店主等。
不过,青眼梳理发现,这些被禁业的企业,当下普遍面临经营异常、“限高”、成为被执行人、注销、欠税、官司缠身等问题,禁业即意味着到被淘汰出局。
譬如,广州赛因化妆品有限公司(下称“广州赛因”)和广州恒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,目前均处于异常经营状态,当地市监局均发现,通过登记的住所或者经营场所无法联系到公司。其中,广州赛因生产不符合化妆品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化妆品,公司法定代表人被禁业10年。
同时,广州赛因还存在欠税行为。根据今年4月27日,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白云区税务局发布的公告,广州赛因欠税3271元,欠税税种为城市维护建设税、增值税。此外,广州赛因在今年3月1日,还被广州市凯岳贸易有限公司告上法庭。
另外,如上图所示,广州市古得化妆品有限公司(下称“广州古得”)在2022年8月,因生产含有禁用物质的儿童化妆品,公司主体被禁业10年,公司法定代表人被终身禁业。企查查显示,自被禁业后,广州古得自身风险多了两条,其中一条为司法高风险,在2023年2月10日成为被执行人,执行标的近60万元。另外,广州古得在今年4月,还因与广州市兰肌化妆品有限公司之间的著作权权属、侵权纠纷等,被对方告上法庭,当前案件正处于民事二审阶段。
同时,厦门香普尔日化有限公司在2021年9月,因无证生产儿童化妆品,公司法定代表人被终身禁业后,在2022年10月20日,公司被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限制高消费,申请人为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。此外,另一家被禁业公司上海市金山区祝绍侠化妆品店,因销售过期化妆品,被处以店铺经营者、负责人禁业10年后,当前该公司已处于注销状态。
值得一提的是,康正药业、广州赛因两家公司法定代表人被禁业后,二者均更换了新的法定代表人。同时,据青眼了解,被禁业的法定代表人,目前均未注册新公司,所属公司实控人/最终受益人和此前一样,未发生变动。
此外,广州赛因与厦门香普尔虽然企业主体未被禁业,但前者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已处于过期状态,后者未取得过化妆品生产许可证;同时,二者相关产品也均已注销,未备案新的产品。
大浪淘沙,正本清源毫无疑问,新规中的禁业处罚,对行业起到了威慑作用。可以看到,企业被禁业即意味着被市场淘汰,而如果只是法定代表人或其他负责人被禁业同样会连累企业。
就禁业企业当下的现状,鲜即品牌创始人罗云表示,“在化妆品行业的质量管理方面,企业作为生产、销售的主体,需要承担起更大的负责,这也是国际常见的管理理念。”
他进一步表示,“在化妆品管理规定相对不完善的时候,有不少的空子可钻,不少企业通过打擦边球的方式就可以赚到钱,而且违法成本很低,基本上是‘打一枪,换一个地方’。但这产生的社会危害和影响是巨大的,像‘大头娃娃’、‘宝宝激素霜’等事件,影响的是一代人的健康和生命。”
某化妆品资深行业人士则直言,“我特别支持吊销这样的企业,禁业、限高相关的负责人。近几年来,随着化妆品新规的不断实施,政府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打击加强,对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。”
杭州某化妆品品牌负责人认为,“法规的日趋严格对从业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企业被禁业,其实是在为此前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,这对行业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。今后,化妆品行业准入门槛将更高,就此也将淘汰一批害群之马。”
不过,由于一些被禁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与实控人、老板并非同一人,因而行业人士也担心治标不治本。不少从业者表示:“这些被禁业的企业会不会换个身份又继续了?”、“想做应该还是会重新注册新公司,不难吧。”、“禁业?是指不能从事这一行业了吗?还是不能自己当老板?还是去做员工都不行?”等。
“是的,这的确是个漏洞。”罗云表示,“不过,新规惩治的是一系列的管理人员,而非单单一个法人或者老板。老板也许会跑路,但整套管理班子如果全部用其它身份来‘做假’,难度可就大大增加了。”
“况且,像质量负责人这样的职位,是需要学习背景、长期从业等经验的积累才能担任的,一旦被禁业,基本就是宣判这个人职业生涯的终止。因此,违法成本越来越高。”他说。
上述杭州某化妆品品牌负责人表示,“这个是排除不了的,因为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总会有一些滞后性。这些人还是会找到各种方法规避风险,求得牟利,毕竟这个行业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。”
但不管怎么说,禁业的震慑作用不容小觑,而这也再次警示化妆品企业和相关负责人,应遵纪守法,切不可有侥幸心理。
-九游会J9·(china)官方网站-真人游戏第一品牌